密度計量的概念
密度是表征物質內在特性的一個物理量。為描述各種物質的密度特性,以單位體積的物質的質量來度量,其質量的大小說明了物質分子排列的疏密程度。若某種物質在單位體積內的質量大,即分子排列緊密,則密度越大,反之密度就小。它與物質組成的物系形狀、光澤等外部特性無關,為了正確表示密度量值,必須指明物質所處的有關狀態(tài)或條件。一般來說,均勻物質的密度在一定的狀態(tài)(如溫度、壓力等)下都有確定的值。一般來講,當一個客觀實體分布在一維線、二維平面或三維空間上時,其質量對之長度、面積或體積之比,統(tǒng)稱為密度。物質三態(tài)的密度是指物質的體密度,通常一般的測試密度的儀器密度計也是測試物質的體密度。
自然界是由各種物質組成的,從宏觀上看,大量存在的是物質的三態(tài),即氣體、液體和固體,從微觀上看,它們是物質分子聚集的狀態(tài),是實物存在的形式。需要區(qū)別時可分別稱為線密度、面密度和體密度。體密度簡稱為密度。
密度計量測試涉及到石油、化工、冶金、建材、輕工、煤炭、醫(yī)療、貿易以及科學研究領域,應用十分廣泛。它不僅關系到生產過程中產品質量控制、檢測及管理,而且關系到科學技術、國際貿易的促進與發(fā)展。不論是從經濟和技術觀點來看,準確的計量測試密度是必不可少的。